晋中学院信息技术与工程系欢迎您!
清廉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清廉建设
共产党人的廉洁故事(四)
2022-04-27 08:00

2021年1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要聚焦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全党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深化,根据集团公司、上海公司《2022年反腐倡廉教育宣传月活动方案》相关要求,通过对百年党史中共产党人典型廉洁故事的重温讲述,带领大家在学史明理中养清廉之风、在学史增信中筑清廉防线、在学史崇德中汲清廉力量、在学史力行中作清廉表率,也希望大家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斗力量,护航新征程、彰显新作为,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为六角钱作检讨的董必武

1941年,中央派董必武到红岩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担任南方局常委、统战工作委员会书记,并亲自掌管红岩机关财务开支。由于受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反共高潮影响,设在红岩的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生活条件极其艰难。为了改善红岩的生活状况,董必武对红岩机关的伙食开支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他要求办伙食的同志既要想尽办法改善领导和同志们的伙食,又决不能乱花一分钱。

一天晚上,董必武召开了一次特别的会议,会议刚开始,他便取下老花镜,翻开笔记本,认真地看了看大家,就开始作检查。

原来,不久前,红岩村办事处招待所的所长把报账的票据拿给董必武签字。董必武翻看发票,都是买菜、买米、买煤、车票之类的日常开销,经审核后属于报销范围,就签了字同意报销。所长在报账的时候,办事处的出纳却发现有六角钱的车票是私人坐车,按规定是不能报销的。此事很快反馈到董必武那里,董必武又重新审查了一遍,认定那六角钱的车票确实不能报,便叫所长把六角钱的车票取出来了。董必武为此十分自责,执意要在办事处召开会议作检查,并亲自向党中央写了检讨信。

董必武在会上说:“同志们在生活上这样勤俭节约,但我在审核发票的时候,却犯了一个错误,把不该报账的六角钱车票签了字报销。幸好被出纳同志及时发现,不然会造成公家的损失。这件事发生后,一些同志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我认为这不是小事,这关系到党的财务纪律问题。”

见同志们听得很认真,董必武继续说:“我们党的经费来得不容易,每分每厘都是同志们用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我们只有精打细算的责任,没有浪费铺张的权力。六角钱这件事情,起码说明我的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对办事处所处的地位和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所以我必须为此作深刻检讨。”

李大钊:断头流血以从之

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是李大钊的故居之一。从1920年春到1924年1月,李大钊和家人在这里居住近四年。这是他在故乡之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居所。

1920年春,已有三个孩子的李大钊,搬进这个租来的三合小院。这里除正房是起翼角之外,厢房、耳房都是平顶的,造价低廉,下雨时经常灌水,却从不曾修缮。当时,李大钊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同时还兼任女子高等师范等四所大学的教授,月收入高达二百多银元,但每月人没出北大,钱都散干净了。他每月近三分之二的收入都用于党费,还要拿出80块大洋左右接济困难爱国学生。后来这件事被北大校长蔡元培知道了,要求学校会计科每月将李大钊的部分薪水直接交到夫人赵纫兰手里,让她安排度日之用,防止家里揭不开锅。

他的生活被人们归纳成十六个字: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他每天步行上下班,不抽烟,很少喝酒,有时中午自带馒头、窝头、小咸菜,就白开水下肚。他不讲究吃,不讲究穿,家里的日子够过就行。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年仅38岁。李大钊牺牲后,当时的《晨报》用仅存一块银元来形容李大钊家庭生活情况。不是说李大钊家里存了一块银元,而他所有的家当只值一块大洋。

林伯渠:共产党人的楷模

林伯渠,湖南临澧人,1886年3月20日生,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实践中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1921年1月经李大钊、陈独秀等同志介绍加入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我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

林伯渠是中国共产党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坚持他克己奉公、不搞特殊的生活作风。他的家住在中南海怀仁堂后面,因房子年久失修,不但墙坯掉了,还透风漏雨。管理局的同志多次建议要对房子进行修理,但林伯渠坚决不同意,并说:“我们的住房比农民住的不知好多少倍,房子只要能住就行了。”结果此事一拖就是十年,最后,因房梁再不加固就有可能发生危险,他才同意修理,但又一再强调修理费用不能过高。管理局的同志只能根据他的要求,对房子作了最简单的维修,以确保安全。

他曾在自己的日记中醒目地写道:一、遵守党章党纪。二、戒骄傲自满。三、必须有系统地进行监督。四、加强马列思想教育。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林伯渠总是跟着进步的方向走,在危难的关头,总是和广大人民站在一起。林伯渠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得到了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由衷的敬仰和爱戴。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

版权所有 晋中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 Copyright 2020 Jinzhong University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