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学院信息技术与工程系欢迎您!
党建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百年党史||2021年11月22日
2021-11-22 08:00

党史上的今天

1926年11月22日至12月16日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七次扩大全会,讨论中国革命问题。斯大林在会上作《论中国革命前途》的报告。根据这一报告,全会通过《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着重指出:帝国主义已采取分化革命阵营的新策略,大资产阶级将不可避免地脱离革命;目前,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的发展重点是土地革命;中国革命的前途有可能向非资本主义即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无产阶级应竭力争取革命的领导权;革命军队是中国革命极重要的因素,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历史回眸

陕西米脂县杨家沟。这是1947年11月22日至1948年3月21日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转战陕北时的住地。

先锋人物赵世炎

赵世炎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由于英年早逝却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他说:“‘奋斗’二字,愚常奉以为人生第一要义”“不奋斗,何以为人也”。在短短的27年人生岁月中,赵世炎把党的事业看得高于一切,丝毫不考虑个人的利益得失,把自己的全部青春年华献给了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奋斗气魄和高尚情操,在党的历史上写下了不朽的光辉篇章。

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赵世炎1901年4月13日出生于重庆酉阳,受家庭影响,少年时期就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14岁时随父亲进京生活,后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就读期间,他结识了伟大的革命先驱李大钊,深受新思想的启迪和教育。五四运动后,他被选举为附属中学学生会干事长,组织同学投入游行示威队伍,经受了革命的考验和洗礼。他参加了李大钊等发起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积极团结进步青年,宣传进步思想。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道路,他远渡重洋,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旅法的革命斗争实践中,赵世炎的信仰发生了质的变化,抛弃了一段时间以来坚持的“工读主义”思想,认定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真理,从而确立了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信仰,后来积极投入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1920年至1921年间,他与周恩来等一起,建立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和少年共产党,并担任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书记。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成立后,他是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旅欧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创建和革命斗争中,赵世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23年初,在中央安排下,赵世炎率领第一批同志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之后,周恩来接替他担任“少共”的第二任书记。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作出突出贡献。早在五四运动期间,赵世炎就已经接触过马克思主义读物,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熏陶。旅法期间,赵世炎在开展勤工俭学、组织华工运动的同时,花费大量的精力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读法文版的《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著作,阅读法国共产党机关报《人道报》。在他的领导下,旅法中国少年共产党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编辑了内部刊物《共产主义研究会通信集》,连续出版了13期“少共”机关刊物《少年》,努力传播马克思主义。

这一时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过程中,赵世炎积极与无政府主义开展论战,并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个别争取工作,促使一批如陈延年、陈乔年等无政府主义追随者,加入共产主义队伍。据同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同志回忆,“如果没有世炎经常给大家讲解,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不可能懂得那么快。”

从莫斯科东方大学学成回国后,赵世炎协助李大钊领导北方的革命斗争。他身体力行,努力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紧密结合斗争实践,对中国国情、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道路以及方针、任务等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探索和广泛的宣传。他亲自主编党的内部刊物《政治生活》,对提高党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1924年到1926年间,他亲自撰写了70多篇宣传马克思主义、抨击时弊的文章,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我党早期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宣传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积极领导北方党组织建设和工人运动。1924年回到北京后,赵世炎深入工农群众,培养教育青年,推进党的组织建设。他曾担任第一任中共北京地委书记,又是中共北方区委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为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北方党组织建设、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五卅运动中,他和李大钊等一起领导北方的广大革命群众开展反对英、日帝国主义和奉、直军阀的斗争。在担任中共江浙区委组织部长兼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他连续发动和组织各行业工人进行了100多次罢工斗争。

在北伐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高涨的推动下,党中央和上海区委从1926年10月开始,组织上海工人进行武装起义。但是,第一、第二次起义均遭到失败。接着,党中央和上海区委联合组成起义最高指挥机关——特别委员会,赵世炎与陈独秀、罗亦农、周恩来等担任委员。作为主要领导人之一,赵世炎紧紧把握斗争方向,注意加强起义队伍的组织建设。在斗争遭到挫折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组织好第三次武装起义,他和周恩来一起进行了周密的部署。1927年3月21日,赵世炎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率领工人武装打败了反革命武装,解放了上海,成立了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这个党领导下最早由民众在大城市建立起来的革命政权,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成功。这次起义,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工人运动的一次壮举,是北伐战争时期工人运动发展的最高峰。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领导广大上海工人群众继续坚持斗争。面对残酷的白色恐怖,他临危不惧,坚定表示:“共产党就是战斗的党,没有战斗就没有了党,党存在一天就必须战斗一天,不愿意参加斗争,还算什么共产党员!”1927年7月2日,赵世炎不幸被捕。在凶残的敌人面前,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面对敌人的屠刀,他高呼“志士不辞牺牲,共产党必将取得胜利”,最终英勇就义,将青春和热血献给了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赵世炎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践行了奋斗“为人生第一要义”的誓言。1927年10月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布尔什维克》第一期上刊发了《悼赵世炎、陈延年及其他死于国民党刽子手的同志》的悼词,高度评价了赵世炎的功绩,称他是中国无产阶级“勇敢而有力的领袖”。2009年,赵世炎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来源:团中央权益部

版权所有 晋中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 Copyright 2020 Jinzhong University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